現場故事

智能障礙者為什麼要被安置#2

上次討論到智能障礙所造成個體的困難,如缺乏動機、記憶力不佳、學習能力及類化能力不足、社交行為困難等,這些狀況都會造成個體的整體能力較弱,但當有人願意支持憨兒也不一定要在機構住宿。

對智能障礙者來說支持系統可分為

1.家庭支持:

即是父、母、兄弟姐妹、伯叔姨嬸、或者是子女,在祥育教養院的服務對象中也有姑姪的家庭支持。

2.社會支持:

大多會以社工為主,有時路人也是一個社會支持系統,而安置在教養院的狀況也是一種社會支持

3.教育支持:

這系統主要是在學齡階段,從幼兒園開始到高中,以至於大學等都是教育支持,千萬別小看智能障礙者,在大專院校109學年全台灣就有1,281位智能障礙類別的在學學生,而全部身心障礙的大專院校在學學生就有14,562位。
但當離校之後就必須由家庭支持和社會支持。
(補充小知識:在身心障礙證明上的第一類障礙只能說大多是特殊教育上的智能障礙,特殊教育的障礙生都要在經過鑑輔會的鑑定才能被認為是特殊教育的障礙生)

4.轉銜支持:

轉銜支持是在智能障礙者每個階段結束後進入下個階段的支持系統,最常拿來做研究的就是當個體畢業後要如何就業,加上智能障礙造成個體種種的困難,導致個體常常聽從家屬或主要支持者的意願,而無法做自己的主人。例如:小學畢業進入中學、中學畢業進入就業等都需要轉銜支持。

其實只要支持系統對智能障礙者是足夠的,那這就符合目前國家所在進行的CRPD,CRPD廣義的規範是認為身心障礙者有能力、有權利享有一般人的生活,而祥育教養院也是認同此一觀點,盡力地支持安置在祥育的智能障礙者,我們稱他們為「服務對象」,在家庭支持不足、離開教育支持的情況下也能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品質。

曬衣日常-維持自己的生活品質
繼續閱讀:
智能障礙者為什麼要被安置#1
關於CRPD之一般性意見